探球网-足球篮球比分|体育资讯最前线

中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两千万,大国智造谁来造?

导读:在工业领域,正常的人才结构是 1 个科学家、10 个工程师、100 个技能人才。 在中国,高素质产业工人——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是很多企业家赖以生存的人力资源,但与此同时,企业家们却是最没有动力提供土壤的玩家。

造成今天 2 千万人才缺口的原因,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收入比较,还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原因。这也让症结的化解不止于简单移植与复制。

11 月 27 日,阿里巴巴回归港股的历史性时刻,一位站在 C 位的年轻敲钟人引起不少人的注意。他叫袁文凯,4PX 递四方物流仓负责人。

短短五年时间,袁文凯从一名毕业于广东普通职业学校的理货员,蜕变为自动化管理专家,他将物流仓每小时分拣产能提升了 2 万单,足以顶住双 11 激增的跨境物流订单。

像袁文凯这样的技术员工,中国还缺很多。

《2019 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 100 个短缺职业排行》中,和理货员一起登上榜单的还有车工、焊工、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等技术类工种,制造业及相关岗位需求几乎占据近三分之一榜单。

笔者曾到访过珠三角某些大型民营企业工厂,很容易感受到一种结构性的变化。

尽管那里不乏年轻人的面孔,但更多的是中青年劳动力。企业也更倾向于雇佣有一定技能的工人,这些人不仅经验丰富,也能加班加点。

在日本,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 40%,德国高达 50%,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 5%左右。2 千万人才缺口掣肘中国制造转型的案例也俯首皆是。

吊诡的是,尽管在企业家们的眼里,让他们倚赖的核心资源是高素质中国产业工人,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但与德日中小企业相比,这些企业家往往缺乏动力提供培养人才的土壤。

造成今天 2 千万人才缺口的原因,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收入比较,还有更为深刻的历史甚至文化原因。这也让症结的化解不止于简单移植与复制。

人才断层

正在依托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尝试迈向未来的东莞,是转型中国的一个缩影。

今年发布的东莞紧缺技工工种目录中,对 CNC 数控机床操作员、装备维修电工的需求,甚至排在了 AI 工程师前面。

在过去采访中,笔者了解到无论是苹果开启的金属外壳一体化设计风潮,还是 5G 手机外壳对新材料(比如陶瓷)的需求,不仅导致制造商对高端数控设备需求激增,也对操作者机加工水平提出更高要求。据说,即使是设备维修电工,也要懂一点 PLC 知识。

在距离东莞不远的深圳乃至整个广东,车工、钳工、焊工等中高级技工需求,也连续几年登上技能入户紧缺工种榜单。

2019 年度宁波市级统筹区紧缺职业(工种)高技能人才岗位补贴目录(部分)

在杭州,从今年分专业技术等级企业的工资价位来看,普通技师的年薪为 108487 元,高级技师的年薪为 110301 元。而 5 年前,普通技师的年薪仅为 5 万多元。

五年前,还是一名武汉某大型钢铁企业驻浙江舟山的一名项目经理的王炜(化名),给我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。

「当他从兜里掏出一根烟点燃时,我才发现他少了一节手指头。」王炜回忆道,当时,他想将一位经验丰富的钳工师傅挖到公司,「当时保证,给他搞定 8000 的月薪。」

据说,老师傅听后,淡定地从兜里掏出手机,打开通信录给他看。一边划着屏幕,一边说,这是某某公司老板,那是某某集团老板。这样的老板级人物,在他的通讯录理由二十多个。

虽然不会每天会派活儿给他,但断断续续加来,总没闲着。每天 500 块,一年下来,也活得很滋润了。最后,老师傅说,哪个单位都不去。

不久,王炜从舟山调回武汉,也更深体会到高级技工荒从珠三角、长三角向中部蔓延。

有一次,车间唯一的中级钳工师傅休年假,产线好不容排出的两个小时维修工作,没人搞定,「不敢让那些初级工来,怕出事」,他清楚记得。2016 年,武汉市政协总工会界调研数字显示,全市高技能人才占比仅为 10%,中级技工占比约 40%。

「断层这个事儿,我辞职时,体验最深。」王炜回忆道。

为了说服他留下,领导说了一番「意味深长」的话,「你看,车间主任马上要退了,中层都没人了,到时候不升你,我还能升谁?」当年和王炜一起入职的另外三名大学生,早已离开。

被掣肘的转型与升级

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还处在工业 2.0(福特流水线规模化阶段)的中国来说,借助自动化实现转型的成功案例,并不是故事全部甚至算不上典型情节。

在我们周围,千万级别的技工缺口掣肘中国制造转型的案例,并不鲜见。

羽生结弦手中的高端冰鞋,采用碳纤维冰刀。


上一篇:上一篇:中国天基测控系统迎“智慧外脑” 16位院士专家获聘顾问导师

下一篇:下一篇:官方认证! 扬州成功入选“世界美食之都”